大创计划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,遵循“兴趣驱动、自主实践、重在过程”原则,支持大学生有效开展项目式学习、科研训练、创新训练与创业实践活动,持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,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。
大创计划实行项目制管理,项目等级按国家级、省级、校级分为国创项目、省创项目和校创项目。国创项目和省创项目均包括创新训练项目、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;校创项目包括创新训练项目、创业训练项目两类。每个项目只能申报一种项目类型。
1.创新训练项目: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,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、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、研究报告撰写、成果(学术)交流等工作。
2.创业训练项目: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,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,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、可行性研究、企业模拟运行、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。
3.创业实践项目: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,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,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,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。
分一般项目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两类。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旨在引导大学生面向国家战略、科技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创新活动,强化重点领域创新成果培育与产出。
项目负责人在申报时必须为在读本科生,项目参与人在申报时原则上为在读本科生。每位学生在同一学年原则上只能参与一个项目。
鼓励以团队形式申报,原则上项目成员人数不能超过5人。鼓励学生跨专业、跨年级、跨学科组队,组建知识结构合理、分工明确的团队。
项目立项前应明确结题要求,各学院可参考《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项目结题要求》(附件4)制定符合本学院的结题标准。
选题包括学生依托指导老师的项目进行选题和学生自主选题(项目选题要求详见附件1)。
学校重点支持科研选题类创新训练项目,鼓励本科生早进课题,早进实验室,早进团队,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活动(前期学校已调研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的选题情况,学生可参考项目选题信息联系指导教师,具体信息请联系各学院教学秘书)。
校创项目的完成期限不超过1年,省创、国创项目的完成期限不超过2年,且须在项目申报人毕业离校前完成。
国创项目经费相关要求参照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》要求执行,各学院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,确定项目资助额度标准,其中重点项目应给与重点支持。
1.一般项目:采用逐级推荐制,按照国家和湖南省的相关文件,各学院可推荐不超过4/5的优秀校创项目申报省创项目,可推荐不超过1/3的优秀省创项目参加申报国创项目。各学院2025年大创计划推荐指标数将抄送给学院教学秘书。
2.重点支持领域项目:每个学院最多推荐2个项目申报重点支持领域项目,学校将按照创新、创业、公益、产业合作等方向遴选20个重点项目,并向上级部门推荐4个申报重点支持领域项目(其中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湖南大学分院单列指标1个)。由省厅在省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中,按不超过上一年度“国创计划”立项项目总数2%的数量择优推荐申报“国创计划”重点支持领域项目。
符合条件且有申请意愿的学生请认线),按照项目类型填写《大创项目申请书》(见附件2)和《大创项目申报汇总表》(见附件3),并根据学院通知要求按时提交附件2及附件3的纸质档和电子档。
各学院根据要求对申报项目严格把关并择优选拔,分别确定国创、省创、校创项目名单,并按照国家级、省级和校级依次排序推荐。院内公示无异议后(公示不少于3天),在5月22日前(周四)将学院公示截图、汇总表的纸质档和电子档,所有项目申请书的电子档进行提交。纸质档经学院分管领导审签后报送学生创新创业中心(校一办114室),电子档整理后打包发送至
学校根据各级项目立项要求审核各项目,对符合要求的校创项目进行立项发布;对各学院推荐的省创、国创项目进行审核推荐,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予以降档或不予立项。
在省创项目推荐名单确定后,学校将分配学生登录账号(账号和初始密码均为学号),获得省创项目推荐的负责人需于6月3日~10日登录“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平台”在线填报申报信息,网址:。
获得省创项目推荐的负责人可加入QQ群,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该群将作为重要的沟通交流平台,并在群内发布登录账号,组织指导、分享和交流等活动。